梧州消防9月7日讯:受第9号强台风“苏拉”影响,9月2日至3日,梧州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性降雨,2日晚,岑溪市岑城镇、大业镇、梨木镇等多个乡镇出现极端降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13.9毫米,局部地区发生城市内涝、山体塌方、道路损毁、人员被困等灾情。
“是119吗?村里洪水已经浸到一楼窗台了,你们快来呀!”“洪水已经淹没了房屋1楼,我们一家10人被困在2楼……”9月2日晚21时52分开始,梧州支队119指挥中心密集接到报警:岑溪市归义镇大寨村河床水位急剧上涨,19人被围困家中;岑溪市汇洋广场后街3号门15人被洪水围困需要疏散;大业镇大献村有17人被洪水围困……灾情就是号角,时间就是生命,一场全力抗击台风、紧急救援被困群众的防汛救灾战役就此打响!接到报警后,支队指挥中心及全勤指挥部科学调度辖区岑溪市消防救援大队及天桥消防救援站,兵分多路快速开展救援行动。第一时间调派银湖南路特勤站、西南大道站等增援力量火速赶赴现场。陈裕支队长率全勤指挥部和水域救援分队遂行出动。同时,支队启动应急处置联动预案,协调联动地方政府、应急、公安等单位协同处置。截至9月3日18时,支队指挥中心先后接到岑溪防汛救灾报警24起。面对数量密集,警情复杂,支队指挥中心和全勤指挥部彻夜挂图作战,科学指挥、统筹调度,确保每一名被困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并安排专人对接岑溪市应急、公安等部门,快速梳理警情类型,分轻重缓急、距离远近,统筹调派警力,力求将有限警力投入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受灾点。同时,支队指挥中心综合气象、应急、防汛抗洪指挥部等部门的最新信息,准确预判灾情,为前线救援人员提供最新、准确的天气情况和预警信息。
彼时的归义镇大寨村,疾风骤雨,洪水不断从山谷山涧汇向主河道,洪流漫过公路,不断涌入村庄,如同一片汪洋。天桥消防救援站一路加速排险,不断向灾区挺进。抵达现场后,指导员杨松伯发现受灾民房周边是洼地和沟渠,考虑到水下地形复杂,可能会对橡皮艇舷外机造成损伤,果断制定救援方案:第一组下水清障,迅速开辟安全救援路线,第二组携带救生衣和绳索投送给被困人员,第三组协同配合,优先转移老弱妇幼等群众。22时29分,经过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救援,19名被困群众被有序转移至安全区域。另一边,通往岑溪市大隆镇大峡村的山路崎岖,更是不同程度地遭遇塌方、路面深度积水等险情,路面积水最深处达1.7米,势如群虎拦道。天桥站站长陈梓泽带领队员携装前行,利用机动链锯锯倒树、频挥铁锹清路障、驾驶橡皮艇渡水路,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难险阻成功到达事发地点。在一名熟悉现场环境的村干部带领下,救援人员乘坐橡皮艇绕过急流到达村落,会同地方政府协力快速开展转移受困群众、处置洪水引发的次生灾害等抢险救援工作。3日04时25分,岑溪市梨木镇沙琴村4人被洪水围困。该村位于义昌江和平田河流域,由于地势较低,洪水倒灌,最高水位已达两米,前往村庄的道路大部分均被洪水淹没,车辆无法行进,但此时距离村庄还有6公里路程。救灾,就是与洪水、时间赛跑。西南大道站指导员贾凯立即带领12名队员驾驶橡皮艇继续前进,途径无法行驶的地方就合力抬起两三百斤的橡皮艇涉水步行,历经两个多小时的长度跋涉后,终于抵达受灾村庄。"消防救援队来了!"当地群众高兴地呐喊起来。头顶着连续不断的暴雨,脚踩在齐腰深洪水中,贾凯和队员们利用橡皮艇和绳索一遍又一遍地将一名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期间,该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贾凯:“这里的村民大都近一天没有吃饭喝水了,最小的孩子才3岁多!”此时,贾凯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左手的无名指已经肿到无法弯曲,他咬紧牙关,继续乘坐橡皮艇带领队员们多次往返穿行,为60多户受灾家庭挨家挨户送去牛奶、八宝粥、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及时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9月3日15时,特勤站全体救援人员已经连续奋战18个小时,救援人员的双手和双脚已经被洪水浸泡得发白,通红的眼球布满血丝,已经极度疲惫。然而,还未来得及稍作休整,救援人员又接到新的救援任务:岑溪市岑城镇思孟村20人被洪水围困,亟需疏散。在当地村民协助下,救援人员抢抓时机,跋涉6公里、跨越6个阻断点、历经3小时后,与前来接应的村干部把人员、物料和舟艇舷外机运送至受灾点,随后将所有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9月4日14时,岑溪市江河水位均已出峰回落,各地洪水逐渐退却。经过短暂休整,天桥站、特勤站、天桥站的消防救援人员响应地方政府,继续投入到各社区(街道)、乡镇排除积水、清理淤泥、冲洗街道德等行动,对受损户外广告牌、倒塌树木等市政设施进行清理和加固,全力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是我们最忠诚的誓言。从9月2日21时首战力量出动,最后一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梧州消防累计出动消防救援人员318人次、车辆52辆次、舟艇25艘次,营救被困群众47人、转移疏散群众157人次,成功处置洪涝灾害险情24起,抗击台风“苏拉”抢险救灾取得圆满胜利。全体消防救援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高昂的战斗精神和排除万难的决心,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长城,获得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来源:梧州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