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头条  >  育儿  >  “妈妈,我恨你!”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千万不能这样做,否则一辈子的阴影!
“妈妈,我恨你!”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千万不能这样做,否则一辈子的阴影!
2023年07月11日 11:07   浏览:77   来源:岑溪


作者 | 朗读君

来源 | 朗读君(ID:langdu120)


“妈妈,能不能给我50块钱?我想和同学一起出去玩。”

当你的孩子,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是怎么回应的?

“你知道我和你爸赚钱多辛苦吗?整天就知道跟我要钱出去玩,一点都不知道节俭!别人家有钱,我们家比不起!”

我相信,说出这样话的家长,80%的可能不是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在向孩子“哭穷”。

“穷养”孩子的心理在作祟,尤其是此情此景下,你对孩子一声声的抱怨,让孩子深陷自责,更是倍感低人一等。

有这样一个问题:被刻意穷养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底下的回答,让人看了特别难过:

想要的却不能要,要了也享受不到快乐,慢慢沦落到,一花钱就愧疚难受。

我觉得我不是亲生的,钱才是。

穷养孩子,带给他的,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倍伤害。

刻意穷养,毁了孩子的一生

有些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为了避免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会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哭穷,选择用穷养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殊不知,这样的穷养,如果没有把握合理的度,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甚至是一辈子的自尊。

● 穷养,让孩子丢了自信

有一位匿名用户,向我们分享了他被父母穷养的经历:

我的父母,在物质上对我苛刻,精神上也不给予我任何支持。

我很自卑,哪怕是面对家庭条件还不如我的人。

开始时我以为家里真的穷。后来在一个叔叔嘴里听说,父母打麻将一晚上输了几千块,第二天还继续玩。

我这才明白,在他们的认识里,他们的钱是他们玩乐的钱,我挣的钱是养他们的钱。

从小就被穷养的孩子,会因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失去了本该有的自信,变得越发自卑。

胆小和内向,是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摘不掉的标签。

低人一等的心理,是他们长大后无法扭转的心态。

对于被穷养的孩子来说,他们穷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

● 穷养,让孩子失了格局

一心理学教授认为:

真正的穷养孩子,不是物质上一味的苛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严格。

而那些在精神上严格、吃过苦的孩子,他们未来的承受能力才会更好;相反,那么物质上苛刻孩子格局、成长中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看过一个男孩分享他的故事:

小时候一直以为家里穷(后来才知道是父母故意穷养)。

为了不让父母过度劳累,立志大学毕业就工作挣钱。

无奈目标定位太低了,本科已经不“值钱”了。

那些考上硕博的同学,他们的眼界确实高。

但我和他们,已经不属于同一阶层了。

穷这个字眼,在穷养长大孩子的内心里根深蒂固。

经济贫困所带来的生活不幸,逼着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放弃了许多本该远大的梦想,降低了自己对生活的需求,并无奈埋葬了自己所有的喜欢。

在贫穷意识里待久了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拥有宽阔的视野,怎么可能会为自己建造远大的格局?

● 穷养,让孩子活成金钱的奴隶

从小就经历着穷养的孩子,如果在成长的路途中走歪了、迷失了方向,那么后果是更可怕的。

在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幕曾震撼了无数人。

住着破房子、吃着泡面的赵德汉,背地里竟贪污了2亿三千多万元。

他把钱垒成一堵墙,堆成一张床,也塞满了自己的冰箱。


面对被拆穿的贪污,他哭着说,自己一分钱都没敢花。


穷怕了,这是一个多可怕的事实。

“贫穷就没有好日子”这个观念,早已深深地烙印他的骨髓里、他的血肉里。

不仅如此,贫穷还在他的心上设了一把枷锁,把自己死死地困在了“钱眼”里,丧失了道德仁义,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因为贫穷,活成了金钱的奴隶,就是从小被穷养孩子,酿成的最大的惨剧。

孩子伸手跟你要钱
千万别这么做

再次回归最初的那个问题,如果孩子伸手跟你要钱,你会怎么回应她?

除了上述“哭穷”派的经典回答外, 还有两种回答,也是很常见的、错误的回答。

1. 这次数学考满分,妈妈就给你零花钱!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零用钱,作为考试的奖赏,以此激励他好好学习。

这样的做法看似立马见效,可长此以往,只会消耗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尤其是一旦停止了对孩子的“金钱诱惑”后。

一旦将“零花钱”和“学习”划上等号,兴趣将黯然失色,零花钱所换来的短期自律,是不足以支撑孩子的漫漫学习路。

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读书,这样的动力才会是最持久、也最有效的。


2. 我不能给你零花钱,但你想要什么,妈妈给你买。

有一位“独行侠”女孩,上学放学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走,也从不参加任何校内活动。

女孩的父母认为她“不合群”,可只有女孩知道:

父母从来不肯给自己零花钱,真的没有办法和同学进行“社交”。

没有零花钱的魔咒,一直伴随着她到大学。

大学后,尽管她有生活费,也从来都不会缺钱的时候,但她依旧四处兼职,就算旷课,也要赚得那几百块钱。

女孩说,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挣钱的欲望。
没有零花钱的痛,和以此带来的悲剧,在女孩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孩子提出想要零花钱时,她并非不知道妈妈能买给自己,而是想要妈妈照顾到自己的情绪,和此情此景所需的孩子间的社交。

我们该做的,不是告诉孩子我买给你,而是关注孩子要零花钱的真正原因,并有所取舍。

有远见的父母
会和孩子正确“谈钱”

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它的本质就是正确的人格观和丰盈的内心世界。

它虽然不是教育的起点,但却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而用“穷养”来激励孩子不断向上,这样的方法一定是不可取的。

想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零用钱观,不妨试着学习下面两点。

1.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做好“零花钱规划”

澳洲的一位妈妈,为了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提出让女儿打理一个月的家庭财务的建议。

妈妈告诉女儿,省下来的钱,可以自由支配,女儿欣然答应。

为了节省开支,女儿开始认真研究家庭的内支出,发现能省下来的地方,只有“零食”。

她开始严格控制零食购买,尤其是自己的。

并逐渐学着优化日常生活习惯,洗菜的水用来浇花、白天尽量不开灯......

还准备了一个家庭记账本,事无巨细地将家庭的开销记录在内,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析它的合理性。

可就算这样,女儿的努力却也没有没有太大成效,因为她仅仅为家里省下了5美金而已!


女儿这才知道,什么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终于知道,妈妈有时会拒绝自己提出的零食要求,背后的真正原因。

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和家庭财务管理一样,需要将支出的每一分、每一块都记录在内。

什么地方花的值得、什么地方是没必要花钱的,这样才能逐渐制定出一份合理的零用钱支出计划。

虽然零花钱不如家庭支出那般巨额和繁杂,但我们一旦给到孩子一定的支配权,就一定能帮助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也能从根本上教给他学会珍惜和拥有。



2. 把握“手头”松紧尺度,谈钱有“三不”

家长不能一分钱也不给孩子,当然也不能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尤其是当孩子主动提出要零花钱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把握分寸,结合具体情况掂量着给。

当然,这仅仅是给孩子零用钱这个细节,家长在平日里和孩子“谈钱”,更该注意这“三不”。

(1)不对孩子“哭穷”

不要再用“哭穷”的方式,来教孩子勤俭节约了。

正如前文所说,“穷养”孩子,会让他丢了自信、失了格局,最终活成金钱的奴隶。

在幼儿时期,因为贫穷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一定会是孩子长大后的噩梦之一。

(2)不在孩子面前“炫富”

不能哭穷,自然也不能炫富。

父母爱炫富的后果就是,孩子容易养成爱攀比、也爱追求名牌的心理和特性。

一味地在物质上对孩子进行过度地放纵,只会助长孩子膨胀的欲望心理,而后渐入迷途不知返。


(3)不撒谎,也不回避

曾有个热门话题: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说道:

不论穷富,都要让孩子心里有数。

家境优越,要他明白财富需要艰苦奋斗争取、累积,经不起无度挥霍;

家庭状况一般,要培养自立自信的心态,让他看到父母一直在为更好的生活打拼。

在我看来,就算是孩子,也是有对家庭财务的知情权的。

尤其是当孩子诚恳地问到钱的问题时,逃避不说或是撒谎,都是最糟糕的方式,给孩子诚实的答案,才是明智父母的做法。

当然,在告诉孩子家庭情况的同时,也一定要告诉孩子钱的正确使用方法,告诉孩子父母赚钱方式的不易,让他学会珍惜。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说: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母爱获得太少的孩子,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一颗糖、一串糖葫芦、一个玩具,最后是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其他。

时代早已变了,“哭穷”这一套,早已不像过去那般管用,反而会害孩子的一辈子!

因此,当孩子说“妈妈,可以给我零花钱吗?”的时候,我们的正确回答应该是,坚定而温柔地和孩子沟通:

你和妈妈要钱的理由是什么?妈妈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虽然这次同意了给你的这些钱,但这些都是属于额外的零花钱,等你长大了,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希望家长都能正确对待,并教育他最正确的金钱观!



头条号
岑溪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