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头条  >  国内新闻  >  习近平:我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习近平:我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2023年09月23日 10:53   浏览:306   来源:小香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浙江考察调研。

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来到浙江省金华市,考察了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国际商贸城。当天下午,总书记又来到绍兴市,走进枫桥经验陈列馆和浙东运河文化园。

再回浙江,总书记情深意长。

习近平总书记和浙江的故事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2002年10月,习近平调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此后,在浙江工作的6个年头里,他察省情、访民意,擘画“八八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浙江考察,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

谈到与浙江的感情,总书记曾深情回忆道:“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一句句殷切叮嘱,一项项深远谋划,镌刻在之江大地上的是习近平对浙江的深厚感情和关心期盼。

如今,杭州亚运会让浙江受到世界瞩目。如何认识浙江?从几个关键词开始:数字、绿色、文化。

数字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亮丽名片

动一动手指,知天下事;挥一挥手机,支付到账;点一点屏幕,好物到家……

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效,而催生这一系列变化的是一个“关键力量”——数字经济。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省,早在2003年,浙江就提出建设“数字浙江”。

2003年1月16日,新落成的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内,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代表们凝神静气注视着台上,等待既是省委书记又是代省长的习近平作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性工程……”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数字浙江”的构想,浙江由此进入数字化建设的“新赛道”。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制定并领导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打造“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再次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亮眼成绩——

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较“十三五”初期实现翻番,占GDP比重提升至11.6%;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浙江通过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有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等应用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大脑是建设“数字杭州”的重要举措。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近年来,杭州市推进城市大脑迭代升级,聚焦民生领域中的“关键小事”,比如医院检验报告互认共享、购房和水电气过户一站式办理等。2021年8月起,浙江省政务服务App“浙里办”陆续上线“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数字化应用。

△杭州城市大脑助力智慧停车。

本届杭州亚运会上,也会有多项数字技术集中呈现,比如超1亿人成为“数字火炬手”,线上参与传递火炬;杭州亚运会将成为史上首届“云上亚运”,首次实现亚运核心系统100%“上云”,即采用云计算替代传统数据中心,全面支撑亚运的组织和运营。

“智能”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深入赛事筹备的方方面面。在杭州街头,也有一项项“黑科技”,比如可以充电的公共座椅、能自动指路的智能路牌、能记录运动数据的智慧步道……

数字赋能发展,数字推动创新。在浙江,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更是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引擎。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今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金华市考察时,来到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
李祖村位于义乌西北部,曾经有个绰号,叫“水牛角村”,以前地处偏远,名不见经传,环境脏乱差。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部署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年来,“千万工程”给包括李祖村在内的浙江农村带来巨大改变。
据李祖村的村民们说,“千万工程”实施之前,当地没有一条出村路,要从邻村绕路出去。如今,李祖村路修起来了,环境变好的李祖村,靠着发展“美丽经济”、培育产业新业态,年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万元。
生态优先,发展“美丽经济”的不止李祖村。
来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口一块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时间拨回到三十多年前,余村村民们以卖竹子、采矿山为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村庄富了,山却秃了,河也枯了。
余村痛定思痛,决定关停矿山,调整发展模式。然而,矿山关停造成了集体经济与百姓收入双双下滑。一个最直观的数据:2004年,村集体收入从300万元直线下滑至20万元。
正在余村村民举棋不定的时候,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余村考察,充分肯定了余村的做法,“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余村从靠山吃山转向养山富山指明方向。
这些年,通过推行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支持发展农家乐等举措,余村已从炮声隆隆、粉尘漫天变得山清水秀、竹海连绵。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看到余村成了青山叠翠、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如今,美丽生态已成为余村的一张“金名片”。2022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4万元。
同样充盈着绿意和生机的,还有如今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曾经的西溪湿地有过一段“臭烘烘”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鱼,粪便就直接排进河里,整一片都散发恶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溪湿地以年均约1平方公里的速度萎缩,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多平方公里,到2002年仅剩11平方公里。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八八战略”,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一个多月后,杭州市正式启动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2005年5月,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西溪湿地开园的贺信中指出,希望进一步做好西溪湿地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工作,把西溪变得更美,把杭州扮得更靓。
实施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2007年,杭州市实施了引水入城工程,把钱塘江水引到西溪,让西溪的水“活”起来;2016年,西湖区又建成了东穆坞沉砂池工程,钱塘江的水通过净化处理后再流入西溪,进一步提升了湿地的水质……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溪湿地,沿着绿堤、福堤,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总书记强调了四个“不能”: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殷期望。如今的西溪,芦白柿红、桑青水碧、鹭舞燕翔。漫步湿地,你可能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白尾海雕擦肩而过,也可能偶遇“鸟界国宝”东方白鹳和“东方宝石”朱鹮……如今,西溪湿地免费开放面积已扩大至西溪总面积的56%,最大程度地“还景于民”。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这些年,浙江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目前,浙江已培育休闲农业农家乐经营主体2.29万家,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2个、省级休闲乡村164个、省级农家乐聚集村579个。2022年,全省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3.22亿人次,营业收入389.37亿元。
从“八八战略”明确打造“绿色浙江”,到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首次提出,再到2019年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绿色正在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本届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之一也是绿色。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目前,杭州亚运会的65个场馆和相关设施,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
绿意盎然,之江大地展现着蓬勃生机。

“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有个著名的判断,涉及的就是“一个烦恼和多个烦恼”的问题。

他曾在多个场合讲过:多年来,我们被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这么一个烦恼困扰。现在经济发展了,温饱问题逐步解决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就会产生多个烦恼。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要靠文化。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0年前,浙江还没有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
2003年7月,习近平赴良渚遗址调研,亲自协调解决遗址保护中的实际问题。他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不仅仅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还有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保护、大运河综合保护利用、乌镇的修旧如旧……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对挖掘浙江历史文脉、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前往浙东运河文化园,了解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段则是浙东运河的最前身和核心段。当地沿着运河建造起了这座运河文化园,已经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19年7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快车道”。

贯穿古今,以文化落笔,古老运河滋养着沿线城镇快速发展,书写着风光无限的新篇章。

2023年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阐释了采火仪式选址的用意:“良渚古城遗址是向世人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在这里采集火种,寓意着良渚的文明之光,穿过岁月时空,点燃新时代的亚运之火。”

如今,浙江已有不少“文化地标”,比如杭州国家版本馆预约火爆;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投入使用;今年8月,浙江文化新地标——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文化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今年8月29日,之江文化中心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以文化人,文润浙江。

20年来,浙江接续推进文化建设“8项工程”,持之以恒打造“最美浙江人”品牌。“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被列入共同富裕“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明品牌。

如今,浙江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乡秀美、步步见景,浙江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浙江发展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擘画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图景。

展望未来,浙江探路前行,奋进不止。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李浙 主编/王兴栋

撰稿/战星岑 视频制作/曲羿

校对/高少卓

©央视新闻

头条号
小香
介绍
推荐头条